深圳晚报近期就河流整治问题采访了包括我司邓学让总工在内的几位深圳水务工作者

2014/09/26管理员

深圳晚报以“大河病灶”、“大河治道”为题连续用多个版的篇幅揭开了深圳市河流现状调查和治理的序幕,也揭开了深圳河流污染的伤疤,同时也揭示了城市化河流整治的难度,也使我们看到了综合整治的初步成效。

广东三防信息网、深圳水务网等相关媒体进行了转载。

重视治污清源 更要整治污水直排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8月24日,晨曦中干净蜿蜒的深圳河犹如一条玉带。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李瑶娜 实习生 王蕊) 带着深圳如何治河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资深治水专家。从众多专家的口中透露出的,是深圳治河复杂且艰巨的现状。深圳共有310条河流,总长999千米。经整治,达标河长仅占24.4%。深圳河流治理不仅仅是治污清源,还要花大力气解决无序建设造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不完善问题。

深圳达标河长仅占24.4%

“深圳市共有大小河流310条,水体污染、空间挤占带来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欠账,实在不容易。”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郑政说。据他介绍,深圳全市310条河流总长999千米,经整治,达标河长仅占24.4%。目前只有福田河、新洲河、龙岗河等8条河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仅占总河长的5.3%。

郑政认为,深圳市河流治理十分复杂,涉及水利、市政、园林、规划、生态等多学科,需同时考虑防洪排涝、水质改善、生态景观等多个方面。深圳河流情况也较为复杂,比如大部分河流位于密集城区或软基区域,施工安全保障难;雨源型河道众多,因此补水水源比较稀缺。这就要确保市、区、街道、水务、环保、规划、住建各职能部门协作联动,克服“征拆难”和资金的保障压力。

杜绝无序建设防止内涝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鹄认为,深圳河流治理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主要河流治理成绩显著,凡治理过的河流防洪基本达标,河流不黑不臭,这对于深圳这样雨源性河流遍布的城市来说实属不易。

黄鹄指出,今后的水污染控制任务主要是源头控制,以分流制改造为主,从每家每户的源头实施支管网改造。至于水淹问题,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无序建设。目前深圳市防洪达标率较高,下阶段应重视低洼地区的内涝问题,花大力气大投入解决无序建设导致的地下排水设施不完善问题。

深圳市水务咨询公司总工程师邓学让指出,按照综合整治的要求,河流治理首先要解决关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涝问题,其次是改善河流水质。近期目标是旱季全部截取因漏排而流入河道的市政污水和少量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使河水基本不黑不臭。远期将通过正在开展的市政管网正本清源工作,加强河道管网维护及其他非工程措施,实现水清岸绿,提升周边人居环境质量。

整治河道周边污水直排

据邓学让介绍,目前深圳河流生态呈现出“区域不平衡发展”格局。原关内河流治理达标率可达60%以上,原关外还不及50%。而已按生态文明标准建成的8条河流中,有6条位于原关内,宝安、坪山、大鹏、光明等区(新区)尚未建成生态样板河流。

“原关外的很多河流是又黑又臭,基本上把河流当作了城市中‘不加盖子的下水道’,例如茅州河流域的多数河流。”邓学让说。究其原因,这与深圳发展初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有关,和周边居民和部分工厂随意丢弃垃圾、随意覆盖河段、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习惯和做法也有直接关系。

“现阶段最应该关注的是较大河流的支流或更小的小型河流。”邓学让说。因为这些河流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多数是劣V类水质,周边工厂或居民建筑临河而立,污水直排入河、建筑物侵占河道等现象十分严重,因而整治难度非常大,对整个流域治理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

深圳与港莞惠合作治水

“河道是上游来水和周边退水的承泄区和受纳水体,因此,要解决防洪问题和水质问题,不能‘就河道治河道’。”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王燕说。应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蓄滞洪水功能,采用透水路面增加面上调蓄能力,减少河道洪峰;对于水质问题,也应着眼于污水管网、厂站建设及产业布局优化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由于深圳市五大河流都为界河,主要水资源也来自东江,因此河流治理还应健全区域联动机制,深港、深莞、深惠在跨界河流治理方面建立合作治水新机制,共同实施跨界河流治理。



返回顶部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分享内容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深水水务咨询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分享内容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深水学院